前幾天在書中看見這首令人動容的詩。
我亦勉勵自己,不論順境逆境、與他人或自己相處時,以赤子之心看世界的光明面,永遠像孩童般好奇地張開天線,接收四面八方而來的小訊息。一首好詩,與您分享。
青春詩 ~ 麥克阿瑟 (陳之藩譯)
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光,青春是心情的一種狀況。
青春不是柔美的膝、朱紅的唇、粉嫩的面龐。
青春是鮮明的情感、豐富的想像、向上的願望,
像泉水一樣的清冽激揚。
青春是勇敢戰勝了怯懦、冒險代替了苟安,
這種心情在二十歲所有的,常不如五十之中年。
歲月並不能使人老邁,使人老邁的是捨棄了理想與信念。
無情的日月可以使皮膚鬆弛下來,
而使靈魂頹唐的,卻只有熱情上的認敗。
疑慮與困惑、恐懼與絕望,
失去了自信與對未來的想像,
才真正是日月循環的折磨,
壓低了頭,壓彎了背,把精神帶上死亡。
不論是七十、或是十七,每個人都有些對世間的好奇。
天上的星光,無限神秘,哲人的思維,別開天地。
四面圍來的挑戰,古今堆起的難題,
使人像孩子一樣追問、探索。
像孩子一樣的捕藏、捉迷,
像孩子一樣的在遊戲中帶來狂喜。
你的信仰象徵著你的年輕,
你的疑慮表現了你的齒增,
你的希冀描繪出你的茁壯,
你的絕望刻劃出你的頹齡。
在你心中有一座電台,大地上幽美的、勇敢的、有力的聲音從八方播來。
只要你收聽這些青春的消息,那麼你的青春即是存在。
當電台的天線一旦塌壞,譏諷的冰與悲觀的雪,在你心靈上層層覆蓋,
那麼你的青春已逝去,你的年齡確已老邁。
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自軍校時代就是出名的好學生,他倒不拉著一個圖書館隨軍而行,而卻總帶著一首詩。不論是在攻回菲律賓淌水而進時,是在日本翹著腿發號施令時,還是在國會講「老兵不死」時,這位不死的老兵在臨終易簣的床邊,仍然掛著這首詩。詩是伍立曼作的,而伍立曼是什麼的詩人就不得其詳了。麥克阿瑟所愛的伍立曼的這首詩名為「青春」,送給正在青春的年輕朋友。(摘自 陳之藩文章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